close

 

  來日本交換,據留學簽證規定每星期最少要修十小時的課。日本大學一堂課是90分鐘(一堂課=兩學分)。除學部的課程外還可以選日文課或者國際交流中心開的文化或通識課。時間就由大家自由調配了。

 

  我個人是選了六堂專業課程、三堂語言課。順帶一提,語言課不能抵學分,好像也沒有修業證明,只有學部的課才算學分。

 

  今天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我選的經濟學部的課程。

 

 

  我的課表如下:

 

 

  京大一天劃分為五個時段,第一節課叫「一限」、第二節課叫「二限」,依此類推。一限從早上8點45分開始,五限到下午6點結束,每堂下課都是15分鐘,中午有1個小時的午休。

 

現代經濟事情

 

  這門課據說每年任課的老師都不同,因此內容也會不太一樣。這個學期是由三位老師負責,一人講授五堂課。成績由期末考一次定生死,三位老師一人出一題問答題,選兩題回答(一題占50%)。大班上課,不點名。

 

  課程第一部份的主題是「總體經濟與全球金融危機」。由於這是開給一、二年級生修的課,課程中所用到的總經概念不會太難。老師用PPT上課(必須事前印好帶去課堂上),講解得很清楚、也滿幽默的,整體上來說很有趣也很好懂,還能學到「套利(裁定)」、「大到不能倒(大きすぎて潰せない)」的日文。

 

  課堂上用的講義大概長這樣:

 

 

  課程第二部份的主題是 「現代經濟政策與經濟思想」。老師照著他寫的教科書Humanities 經濟學』上課,沒有PPT,以講解和板書為主。一、二堂課討論完一些經濟政策後,進入教科書內容,介紹歷來包括亞當史密斯、馬克思、凱因斯等人的經濟思想。是有點硬的課,不太有趣,如果沒有帶書空手去聽課的話有點吃力。

 

  我自己抄的筆記大概長這樣:

 

 

  課程第三部份的主題是「勞動市場、雇用問題與社會保障」。目前只上了一堂,但看樣子每次上課時,老師會先發下課堂上要用的講義(レジメ),然後照著講義上課。也是以講解和板書為主,沒有PPT。老師講得還滿清楚的,雖然不會太有趣,但也不至於太無聊。

 

  上課的講義大概長這樣:

 

 

2回生演習

 

  因為這門課的老師是我的指導教授,所以我被安排旁聽這門課。這門課就是所謂的「ゼミ(seminar)」,中文應該可以叫討論課吧。順帶一提,2回生就是2年級生的意思(據說關西的大學都稱「回」,有別於關東的「年」。至少京大是這樣)。

 

  聽說因為這門課很熱門,前一學期要先經過面試才能修課。班級很小,正式生只有11個人(都是經濟學部的2年級生)。使用的是『現代会計入門』這本書。上課方式是每次由一個人負責教科書中的一個章節,自行讀完後準備PPT上台發表 ,發表完後,由發表者以及在座的其他同學提問,然後大家一起討論,老師適時地給予意見。除了老師外,每次還有好幾位助教在旁邊,幫忙整理問題、提供意見與解答等等。

 

  這門課聽課還好,因為可以事前看書預習,預習過後發表者發表的重點就可以大概抓到;但問題討論的部份對我來說就有點吃力,因為常常牽涉到會計的專有名詞和日本會計制度,一旦幾個詞、一句話聽不懂,很容易討論了半天都聽不懂他們在講什麼──雖然修過這門課的學長跟我說其實那些大二學生也聽不懂XD,確實有聽過他們下課之後跟助教抱怨:「真的好難啊。」但還好交換生在這堂課上只需要旁聽,不用發表,課程結束後也不用考試。

 

  使用的教科書大概長這樣:

 

 

外國經濟書講讀(中)

 

  這門課正如它的名字一樣,讀的是中文的經濟相關的論文。老師是一位中國女性,很年輕,日語說得很好。雖說讀的是中文文獻,但主要還是用日語授課(順帶一提,也有很多中國留學生來修這門課)。每堂課有不同的題目,比如說國有企業、比如說農村建設,老師會事先發下材料讓大家回去讀。這門課也像ゼミ一樣,每堂課由不同的負責人上台做介紹,介紹完之後老師會給予評論然後帶大家討論。老實說這門課讀的材料就算是中文但也真的滿難的。這門課的修課人數滿少的(才十幾二十個人吧),不知是因為它是一限的課,還是因為所用到的中文太難了。

 

  當初會選這門課,是因為在台灣時很難有機會聽到中國老師用中國觀點講述分析的經濟課,而且課堂上讀的文章也是自己平時不會接觸到的。不過好像有很多日本同學是因為喜歡中華文化而修了這門課。因應這一點,老師幾乎每次開始上課和快要下課時,都會介紹中國最近的新聞,或者放放華語老歌,或者聊聊文化文學(如武俠小說)之類的。整體來說很有趣。

 

  根據課程大綱,評分標準是出席占50%、發表占20%、作業和小報告小考試占30%。

 

  所讀的材料大概長這樣:

 

 

基礎組織行動論(英語授課)

 

  很free的一堂課(笑)。小班教學,學生只有個位數。老師是位很愛笑很愛聊天的日本中年女性,頭幾堂課幾乎都在聊天,後來才讓學生兩兩一組各自準備上台發表。用的是英文教科書『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al Behavior』。和上述的ゼミ一樣,只是各組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章節進行發表,所以章節整個是打散的(這次第二章、下次第八章、再下次又跳回第四章之類的)。因為班級很小,才四組人,報告完一輪後還有時間,所以又再分一次組再來一輪。因為老師很愛聊天,同學報告時常常會被打斷,不得不壓縮自己報告的時間,有些同學被這一點搞到很不高興。

 

  討論和報告都是用英語,因此可以訓練英語口說能力,也能遇到很多口說很強的留學生,就這點而言還滿不錯的。但要說收穫的話,大概也只有自己負責的章節讀得最認真吧,其他時候也就是聽過去而已。

 

  用的教科書大概長這樣:

 

 

  老師會提前把教科書內容用e-mail寄給大家。要印的人就自己印這樣。

 

特殊講義─投資銀行業務與全球戰略(三井住友銀行)

 

  這門課是三井住友銀行來京大開的講座。大班教學。每次由銀行內不同部門的主管來介紹他們的業務內容,偶爾會介紹一些時事或是整體的經濟環境。主題有投資銀行業務戰略、資產證券化、併購的融資等等,有的還會介紹他們上班一天所要經手的業務內容。成績評價是:期末考占80%、平時成績占20%。每次上課會發下當天上課用的講義(PPT)和一張單子,修課的人要在單子上寫下當天上課的大綱或自己的心得,以此作為平時成績的評分基準。

 

  由於每次授課的講師都不同,每次的難度和有趣程度也不同。我自己日語聽力並沒有很好,因此有的講師的課可以聽得懂,有的則完全聽不懂(在想應該是和口音,或者生動程度,或者內容本身的難度有關吧)。整體上來說還不錯,可以藉此機會認識投資銀行主要的業務內容。但我現在就在煩惱期末考不知道會怎麼考orz,這門課沒有考古題,不知道是不是只有這個學期才開的課。

 

  上課用講義大概長這樣:

 

 

現代日本產業論

 

  這是我最喜歡的課。是以討論「汽車產業」的問題為主的一門課,班級人數中等,老師講解得很清晰(日文發音很標準、內容也很容易理解)而且講話很幽默,經常舉例。講授汽車業「折價販售(値引販売慣行)」的問題(跟汽車業務員交涉後買到的價格總是會比標價便宜)、汽車業與網路公司結合的現狀與課題等等。使用PPT上課,需要自己事前印好帶去課堂上。成績評價也是期末考一次定生死,期末考形式是20題是非題(只要寫圈叉就好),但老師會故意出PPT上沒有的內容,甚至還有PPT上寫錯的、課堂上更正的東西,以獎勵來上課的同學XD。

 

  在台灣念書的時候很少見到專門研究單一產業的一門課,尤其是汽車產業更是接觸不多,因此選了這門課。上了課之後也覺得很新鮮、很有趣。

 

  上課用的講義大概長這樣:

 

 

  以上是六門經濟相關課程。下一篇介紹另外三門日語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路庫 的頭像
    米路庫

    小旅行

    米路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